文章摘要
加载中...|
此内容根据文章生成,并经过人工审核,仅用于文章内容的解释与总结 投诉

2025前端最新面试题-前言篇(超重要)

学习方法论

面试题,要是怎么回答,有没有什么模板,怎么回答才有条理性,怎么验证题目答案是否正确,如何去扩展,AI的出现如何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复习呢

其实面试求职,最重要的是掌握一套方法论(学习方法、思考方式、解决问题的能力)

回答模板:

  1. 是什么?(概念 + 定义
  2. 怎么使用?(自己的理解和见解,在学习中对它的思考)
  3. 有什么应用场景?(工作中的应用,遇到的问题,解决方案)

重点:通过面试官问你的八股文,你刻意引导到自己熟悉的领域(要像朋友一样聊聊技术,避免一问一答,这样太被动了,成功几率低)

候机法制:如果两个人都在等飞机,你会不会想两个人交流下技术

[例子]

  1. 比如问到你闭包,你引导到 React 中目前流行使用 Hooks 开发,但是 Hooks 中使用闭包内存泄漏的问题
  2. 比如问到你 ES6 的新特性,你可以引导到 Proxy、Reflect,再进一步引导到 Vue3 源码中响应式原理的实现

当然不是每个面试官都是不一样的

  • 有些面试官都是比较水的,你回答到第一层就够了,因为他自己都不一定懂后面的知识
  • 有些比如你回答是对的,但是面试官说你是错的,他可能只是看了网上的一些文章,那文章都可能是错的,这时候你不要指正他,这让他多尴尬对吧(这样做直接面试就挂了),你说就说,了解了,面试完我下去再学习一下。这样既避免了尴尬,也体现了你好学的态度
  • 但是你碰到了真正喜欢技术的面试官,你聊的越多越深,他就越感兴趣,你们就聊的越投机、越投缘
  • 而且重要的是你将面试引向 “你自己熟悉的领域”,而不是被动的提问-回答的模式

怎么回答才有条理性?

分点叙述,按分类描述

你可以把面试当成一个复杂问题,当你面对一个复杂问题的时候

  • 你的态度是什么?
  • 你的方法是什么?
  • 你怎么样去分析这个问题?
  • 如何去寻找这个问题的最优解?

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(也就是个人品质);比如,我要找一个群友合作开发项目

  • 我会去找比较活跃的群友
  • 而且这个群友,平时愿意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
  • 并且平时主动学习,分享自己的笔记

如何使用 AI 进行复习?

下面几个例子

小结

我希望做到的是授人与渔,而不是授人与鱼,每个人能学到这样的一套方法论,而不是只学会某一个知识点

我希望教给大家的道,而不是术,有句古文是这么说的,有道无术术可求 有术无道止于术。

有了道,大家便有了学习术的工具,而不是只会这些术。

关于焦虑

我曾经看过这样一部电影功夫熊猫,故事中的主角也这样担心焦虑的,乌龟大师对他说:你过于纠结过去和未来,不要后悔过去没做好的事情,不必担心将来要做的事情

你们可能会说,我们怎么会有阿宝那样的天赋呢?是的我们可能没有阿宝那样的天赋。但是,我们只要每天做好一件事,每天进步一点点,只要做好当下,未来不用太担心。

你之所以会焦虑,是因为你没有做人生规划,只要你去做好这些,你的焦虑就会减少。我不能说没有,因为每个人都会焦虑,特别是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面,焦虑是很正常。

但是,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环境,我们就要随波逐流吗?我觉得不是,你应该改变的是自己,然后充实自己,然后去寻找其他机会,我觉得是无可厚非的。

哪怕你的目标是学好英语,然后打算出国,谋求其他出路,我觉得也是无可厚非的。活在当下,把当下的事情做好。

image-20241121142147214image-20241121142147214

有句话特别好,我想送给大家

If there is a will, there is a way.

只要想做,总有办法做的。

希望是美好的事情

需要大家有一个目标,有一个希望,然后去践行

要不要继续留在互联网行业?

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,没必要在互联网行业和其他人一起卷

当然如果家里有矿,或者是有家族产业,有从政,从商的背景这是最好的,即使离开了互联网行业也能混的很不错

但是,如果你什么都没有,只能靠自己,那么互联网行业,能给你提供一个相对公平,且收入较高的岗位、工作

而且随着你的年龄越大,你会发现一个事实,学习是你这辈子遇到最容易的一件事情

  • 因为这件事情是一个你不需要借助外力,靠自身就能达到的一件事
  • 而这个社会上几乎你遇到的大多数事情,都是靠你自身很难达到的

核心竞争力

30岁前:硬实力,技术的积累是所有核心竞争力的前提

30岁后:软实力,影响力,人脉

职业规划

长期规划(10年)

  • 方向一:进入大厂,达到P8水平(专家水平)
  • 方向二:在一家企业深耕,做到管理层(技术总监或者CTO)
  • 方向三:达到一定广度和深度和小伙伴一起创业(当然现在经济环境下,创业还是比较艰难的)
  • 方向四:学好英语,出国工作,或者外企,看看不一样的风景
  • 方向五:成为技术讲师或者技术博主
  • 方向六:成为开源社区的重要贡献者(全职开源)

中期规划(3~5年)

  • 技术栈(Vue、React,原理、源码)
  • 数据结构、设计模式
  • 后端技术:Node、Java、数据库
  • 成为组长、前端负责人、让自己在公司无可替代

短期规划(1年)

  • 学一门技术,或者框架
  • 独立开发或者负责一个项目
  • 学习过程在博客、交流群、公众号分享
  • 尝试在 Github 上开源一些自己的知识或者工具

现在我年纪太大,还来得及做规划吗?

不会来不及的,任何时候,你只要现在开始都是来得及的

不是有一句话吗?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就是现在。

现在就去做,虽然你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,但是主要你努力去做了,你就能有所收获

学习习惯

[ 养成习惯,而不是靠意志力 ]

我认为在多少事情上并不存很大在天赋的差异,而且很多事情,还没有到拼天赋的时候

我们每一种习惯都是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,因此优秀不是一种行为,而是一种习惯。

[ 具体学习方法 ]

  1. 官方文档
  2. 经典书籍
  3. Github 开源项目(模仿)
  4. 优质视频(有一些讲的有错误)

影响力和人脉

影响力的本质是什么?你帮助或者影响过哪些人,这些人反过来给到你的回馈

怎么做:

  1. 学会分享,收获更多
  2. 在交流群中分享和交朋友,建立人脉
  3. 通过技术文章,建立个人影响力
  4. 通过 Github 开源分享,面试非常加分

可能通过你文章、交流群认识了一个人,甚至是 100个人,但是他们都是比我差,我这样的人脉有用吗

有的,虽然他们可能技术现在不如你,但是这也是你的资源。你看现在公众号发文章,阅读量是不是很重要,这100个人只要有一个给你的文章增加阅读量,那你这就是成功

当然,不止这些这么多人,以后如果他们需要合作、或者有项目什么的需要你,这不就是机会吗

我最喜欢这样的一段话:

当一切看起来都不起作用的时候,我就会像一个石匠一样去敲打石头,敲击石头99下,石头依然纹丝不动,但第100下,石头就会裂为两半

我知道这并不是第100下的作用,而是前面99下的积累。所以,培养影响力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。其实,学习也是这样一个过程。你把刚才的话推广到任何一个地方

其实都是这样的。所以最重要的是,我们踏实下来,慢慢去做这些事情,而不是原地踏步,止步不前。那么你什么都获得不了。

如何判断岗位是否适合自己

看 JD 中的你所缺的技能是否一个星期内能够掌握,不能就是不符合的

而且,如何是比较偏门的技能且是小公司就没必要去投递简历了

尽量去投你比较合适的岗位,岗位合适更重要,然后修改简历,一投一改

如何克服岗位上不熟悉的技能

如果大多数 JD 上都有要求这些技能,那么你可以花几天的时间去学习

那么太难的就不要去学习啦,比如 Java、Android 等这些无法速成就不要学了

哪些什么 Electron、公众号开发、小程序开发都可以学一下,能大概了解即可,并学习一些面试题

将面试题体现在项目经验上,做好铺垫

赞赏博主
评论 隐私政策